您的位置:首頁 > 趣聞 > 這些生物與人類智力相當?

這些生物與人類智力相當?

時間:2019-09-20 10:06:56 來源:新浪科技

9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人們都非常好奇,猜測是否會出現像人類一樣會思考和說話的動物?未來是否會出現類似人類智力的地球生物呢?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都怎么說吧!

蘇珊娜·埃爾庫拉諾·烏澤爾

美國范德堡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人類優勢:對大腦如何變得超凡卓越的新理解》作者

“許多動物擁有和人類相似的能力,至少在直接解決問題、視覺記憶、分層規劃等方面。”

未來哪種動物會形成類似人類的智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失望。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要取決于你如何定義“智力”這個概念,許多動物擁有和人類相似的能力,至少在直接解決問題、視覺記憶、分層規劃等方面。

就皮質神經元的數量而言,與人類最接近的動物應該是大猩猩和紅毛猩猩,但是它們的壽命較短,所掌握的文化非常有限,它們生活的種群不像人類社會這樣秩序井然,不像人類社會那樣復雜和長久,因此人類的智力與它們沒有可比性。

是否某些動物能夠像人類一樣學習呢?答案是肯定的,日本一只名叫Ayumu的人工飼養黑猩猩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它的學習能力較強,能夠輕易地完成一系列記憶測試,它甚至會玩電子游戲,在電子競技游戲中能擊敗大學生。

這意味著如果對黑猩猩提供一個公平的機會,讓它們擁有和人類相同長的學習時間,它們的學習能力并不亞于人類。

朱利安·基南

美國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生物學教授

研究大腦和自我意識20年

“類人猿可能達到人類的智力水平,它們會彼此溝通、欺騙、抽象地思考、謀殺、組建種群的‘權力中心’。”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通常是大多數認知神經科學家認為可能具有類似人類智力等級的“首批物種”,這是為什么呢?

人們認為接近人類智力的動物都應當具備工具制造、工具使用和更高的社會等級,事實上,黑猩猩擁有自我意識,它們更可能成為具有類似人類智力的候選物種。

但這并不意味著計數和通訊等其他能力并不重要,而是這些能力非常重要,能夠映射出它們的思維能力,使它們與其他認知能力先進的物種有所不同。

盡管目前計算機已經變得非常智能化,但仍存在著缺陷不足,迄今我們仍未看到智能等級接近人類的計算機,以及擁有人類智力的動物,自我意識是一種反思的思維能力。

科學家發現人類和黑猩猩都使用自我意識來模仿他人的思維,這種被稱為“心智理論”的能力驅動著許多智能行為,黑猩猩的日常行為結合自我意識和心智理論,可以將工具制造達到一個新水平。

類人猿可能達到人類的智力水平,它們會彼此溝通、欺騙、抽象地思考、謀殺、組建種群的“權力中心”,雖然潛在著這種可能性,但多數是受它們面對的種群內競爭驅使。

托德·沙克爾福德

美國奧克蘭大學進化心理學實驗室副主任、心理學教授

只有人類才是殘忍專家,他們非常老練,行為嫻熟,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超越人類。

許多動物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已超越了人類,或者說它們有時比人類更聰明!與狗的敏銳嗅覺相比,人類的嗅覺非常遲鈍;地松鼠很容易分辨出同父異母和同母異父的差別,而人類需要費用昂貴的DNA指紋分析才能做到。

但在一個意識領域,人類具有獨特的復雜能力,在監獄、屠宰場、教堂、學校和家里,人類會對他人或者動物表現出麻木不仁的殘忍行為,但是其他任何動物無法有意地做到這種無情的傷害和折磨。

雄性黑猩猩有時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惡意攻擊,它們會長時間攻擊來自敵對種群的單個雄性黑猩猩,但其殘忍和無情程度遠不及人類。只有人類才是“殘忍專家”,他們非常老練,行為嫻熟,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超越人類。

史蒂芬·普拉捷克

美國佐治亞昆內特學院心理學教授

“人類復雜的大腦組織,以及隨之產生的智商、語言、個性、執行能力,都是原始人類祖先在人類進化史上面臨進化壓力的產物。以上的進化可能是人類所獨有的,因為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其他生物具有類似的智力、語言等。”

盡管許多科幻小說——《人猿星球》、《終結者》,都將非人類生物發展成為類人智力的故事搬上了銀幕,但在生物進化學的框架下,探討動物進化類人智力的問題沒有多大意義。

人類和地球上其他所有生物一樣,都經歷了數百萬年的進化,動物現已傾向進化趨勢形成特定的適應性,從而優化它們的生存和繁殖,所有的進化都是著眼于性淘汰,因為如果沒有繁殖優勢的特性,就不會出現生物進化。

以我最喜歡的地球生物放屁甲蟲為例,它們遍布每個大陸,并進化形成一種機制:在捕食時將身體產生一種特殊化學物質與糞便結合,從它們的排泄管中形成高溫爆發,最終放屁甲蟲從尾部噴射有毒化學物質,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大量代謝能量,如果這種機制失效,放屁甲蟲最終會成為掠食者的腹中食物。

放屁甲蟲的“爆炸機制”相當于人類的高等智力等級,人類復雜的大腦組織,以及隨之產生的智商、語言、個性、執行能力,都是原始人類祖先在人類進化史上面臨進化壓力的產物。

以上的進化可能是人類所獨有的,因為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其他生物具有類似的智力、語言等。

每一種生物都是以獨特適應當前環境而存在的,它們或許不是最佳適應方式,但卻是唯一的適應方式,這是《物種起源》中達爾文樹概念所提及的。

也就是說,任何生物體,甚至是所謂的一些“高級生物”,例如:黑猩猩、紅毛猩猩、烏鴉、大象、海豚等,都沒有理由像智人一樣進化形成語言等獨特能力。

然而某些生物會學習獲得人類的部分行為能力,但它們幾乎都是在人類馴化條件下實現的,例如:一些黑猩猩在馴化過程中學會了手語,人們還觀察到這些黑猩猩教它們的后代一些手勢,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完全或者部分馴化生物,例如:海豚、虎鯨、大象,以及狗。

羅賓·鄧巴

英國牛津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

《人類進化》等著作的作者

猿、海豚、大象是最有可能具備類似人類智力的動物,因為它們的大腦體積占比率較高,其中海豚最有可能具備類似人類的智力。

如果動物的生存環境不像人類祖先那樣復雜多變,就不需要發育體積更大的大腦,那么它們就不會形成類似人類的智力,人類祖先的生存環境需要形成更大的部落,從而應對新環境下出現的掠食者入侵等突發事件。

猿、海豚、大象是最有可能具備類似人類智力的動物,因為它們的大腦體積占比率較高,其中海豚最有可能具備類似人類的智力。海豚依靠大腦控制身體,在許多方面比人類更強,例如:速度、靈活性、回聲定位系統,它們也會在合作狩獵中進行戰略部署,社交協調和適度復雜交流。

凱特琳娜·約翰遜

英國牛津大學精神病學副研究員

“我想說的是,在很多情況下細菌以自己的方式像人類一樣‘聰明’,雖然細菌只是微生物,但它們的許多行為方式與人類社會和其他動物群體有著可識別的相似點。”

我們可以認為智力是生物體適應環境的一種能力,我想說的是,在很多情況下細菌以自己的方式像人類一樣“聰明”,雖然細菌只是微生物,但它們的許多行為方式與人類社會和其他動物群體有著可識別的相似點。

細菌能夠通過一系列不同的化學物質相互交流,并且擁有許多對群體功能非常重要的基因,經們展示了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被稱為“群體感應”,被細菌用于做出群體決策,并協調微生物之間的合作交流。

它們可以利用“群體感應”確定其密度,然后采取適當的行動,例如:如果細菌群體開始變得過大,可以阻止過度生長,致病細菌使用這種特殊通訊方式來掌握細菌種群何時達到足以攻擊宿主體的數量。

細菌可形成它們自己的群落——生物薄膜,生物薄膜來自于成千上萬單個細菌細胞集合行為,這是一種非常精細的結構,細菌通過分化為具有特殊功能的亞種群,從而維持菌落生存。

例如:在菌落邊緣的細菌分裂生長菌落,那些在中間位置的細菌可能會形成孢子,而那些由生物膜底基的細菌通常起到將生物膜固定的作用。

細菌非常擅長適應生存環境,它們能夠在地球所有棲息地點生活下來,例如:當它們暴露在不利的條件下,它們可以加快自己的變異概率,意味著它們可以很快適應環境。

盡管人類已適應了生活在世界許多地區,但仍有一些地區是人類無法幸存的,盡管我們掌握智能創新科技。同時,細菌也可以交換基因,甚至在不同物種之間,從而迅速獲得新的有益特性,例如:抗生素耐藥性。

顯然,細菌不像人類那樣具有意識和智力,但是它們在集體解決問題和應對環境問題方面,不說能比人類更優秀,至少與人類同樣高效,此外,我們相信細菌還有一些聰明的行為方式,亟待進一步研究探索。

標簽: 生物 智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