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趣聞 > 人為什么會自殺?這可能與基因有關

人為什么會自殺?這可能與基因有關

時間:2019-04-24 16:13:19 來源:環球網

10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安東尼·波登(享年61歲)、凱特·絲蓓(享年55歲)、羅賓·威廉姆斯(享年63歲)、亞倫·斯沃茨(享年26歲)……當你知道一些名人自殺事件的時候,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也許會有另一個人選擇自殺。大約每40秒就會有一個人自殺(每年大約自殺人數上升至80萬人),這使得自殺成為美國第十大死亡原因,人為什么會出現自殺的念頭呢?

根據新西蘭奧塔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杰西·白令(Jesse Bering)的觀點,在他撰寫的一本書權威書籍《為什么我們會自殺?》中,講述了導致某個人產生自殺行為的具體問題都是不同的,當自殺原因與人類基因聯系在一起時,導致人們自殺的原因五花八門。

抑郁癥被普遍認為是導致人們自殺的主要原因,然而大多數患有抑郁癥的患者并沒有選擇自殺(據白令的數據統計顯示僅有5%抑郁癥患者選擇自殺),而且并不是所有自殺者都患有抑郁癥。

白令在報告中稱,大約43%的自殺行為可變性可由基因進行解釋,而剩下的57%的自殺行為可歸咎于環境因素。有自殺傾向的遺傳素質,再加上外界環境對自己生存意愿的一系列打擊,導致他們試圖以自殺方式結束生命,從而讓一些人試圖停止痛苦。

在白令的自殺分析案例中,他接觸的第一個案例是一位不公開性取向的十幾歲同性戀青年,他生活在中西部一座小鎮。之后白令分析了失業率對自殺造成的影響,大多數遭受壓抑的同性戀和墜落的學者并不想自殺。多數情況下,人們選擇自殺與他人因素有關,尤其是對別人看法的高度警覺或者如果他們感知到一些令人不快的真相,將成為他們自殺的致命導火索。

像多數人的行為一樣,自殺是一種多因果行為。弄清楚其最主要的預測變量很困難。我們無法察覺到大腦神經化學狀態,因此其內部過程通常歸咎于外部來源。即使那些產生過自殺意念的人,也不會理解為什么會這樣,甚至不知道意念何時變成行為方式。

這些觀測被多倫多大學精神病學家拉爾夫·劉易斯(Ralph Lewis)進一步印證,他曾對癌癥患者和其他面臨死亡的人們進行研究。他指出,許多臨床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通常會認為,他們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生命意義的存在危機,或者是因為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關系事件。但是人們有自己的主觀歸因,而事實上他們可能因為自己不理解的原因而感到抑郁。在他的臨床實踐中,他強調稱,他曾觀察到許多案例,這些存在危機在抗抑郁藥的影響下幾乎完全消失。

劉易斯說:“基本上,這種歸因錯誤是很常見的,我們都錯誤地將其歸咎于自己精神狀態問題,例如:有時我們將易怒性歸咎于某人所說的事情,而實際上是因為我們饑餓勞累時心情煩躁所致。劉易斯在問詢自殺未遂幸存者的自殺動機時說:“他們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這就是為什么自殺預防如此重要的原因。因為人們在爭辯為什么他們的生命不值得活下去時,就會選擇自殺。然而幾個月之后情況就完全不同,有時人們是由于抗抑郁藥作用,有時是由于環境發生變化,有時僅是思想上出現神秘的變化。”

如果你產生了自殺的念頭,最好撥打自殺預防熱線,或者給家人和朋友打電話,然后等待別人來幫助你。了解了這一點,你很可能會經歷思想上的神秘變化,并再次渴望生存下來。

標簽: 自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