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星娛 > 蔡康永談論藝人:林志玲是教養好 周杰倫是情商高

蔡康永談論藝人:林志玲是教養好 周杰倫是情商高

時間:2019-12-26 15:42:16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蔡康永

蔡康永

蔡康永的情商你學不會

新書《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讀者見面會推遲了15分鐘開始,但蔡康永沒有讓現場500多名讀者失望。

從周杰倫到姚明,從《奇葩說》新辯題到《康熙來了》舊事,蔡康永用親切又幽默的語氣講了一連串故事,詮釋自己情商課的觀點,耐心解答讀者的困惑。

跟蔡康永學說話、聊情商的系列圖書累計銷量已突破600萬冊。

讀者見面會上,他實在太懂大家的需要,借回答觀眾提問,抖出林志玲邀請他主持婚禮奉茶儀式的趣事;當主持人拋出“如果我的領導犯了什么錯誤,怎樣跟他溝通”,秒回“領導怎么可能犯錯誤!”逗得全場哄笑一團。

“林志玲是教養好”

從下午3點到晚上7點,蔡康永接受了7家媒體采訪。

他出現在中國新聞周刊的鏡頭前時,已經做了5場采訪,臉上略顯疲態。當我們的采訪開始后,他滿血復活,臉上露出微笑,密集輸出金句。

把《康熙來了》《奇葩說》當下飯綜藝的觀眾,熟悉他的聲音與表達。他的音色與音調,能直接用在夜間廣播節目或是文藝電影旁白中。有些人讀他的書,也會產生自帶語音的恍然感。

而當他坐在面前回答問題時,微笑或大笑,感染力很強,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忍不住嘴角上揚。

這樣一位知名主持人、作家,光彩熠熠,卻喜歡保持謙遜姿態。被問到書的讀者群,他答“讀者是在人生中跟我一樣有很多困惑的人”。而被問及怎樣給自己的情商打分時,他說自己“是個有潛力的好學生”。

這種謙遜很容易就把你拉入他的陣營,卻沒有任何刻意迎合的痕跡。他在發表不同觀點時,依然用柔腸百轉的方式,殺傷力強大。

蔡康永不認為林志玲是演藝圈高情商的代表。圖/圖蟲

蔡康永不認為林志玲是演藝圈高情商的代表。圖/圖蟲

“情商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委屈自己、討好別人,那只是教養很好的意思。大家說演藝圈里林志玲是不是情商很高?我說志玲是教養好。”

在蔡康永心中,周杰倫才是真正情商高的那位。“杰倫非常勇于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在不冒犯、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他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充分展現了他的才華。”

回答選擇題或是非題時,他即便給出明確答案,依然會補充幾句詮釋,讓一切不再那么非黑即白的絕對。

“作家、主持人、導演,哪個身份讓你感到最舒服?”

“任何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會選擇作家,因為他只要一個人過好,就全部都很好。剩下的每件事,只有你一個人過好是不行的,你得讓出錢的老板過好,參與的工作人員也過好。越是這樣想,就越應該珍惜那些有別人參與的工作。”蔡康永說。

類似這樣的回答,都在印證他書中的觀點:用開放的心,面對別人所提出的角度。“我從來都沒有覺得,用什么角度看待人生是被禁止或者是不可以的。”他相信,給內心賦予很大的彈性,人才會過得舒服。

隱藏大boss

藍色風衣配黑色馬靴,相對于一貫搞怪的衣著風格,眼前蔡康永這身服裝已是中規中矩。但他依然沒讓左肩閑著:貼著“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一副肩章,全力推廣新書。

許多人最初知曉蔡康永,是從看《康熙來了》開始。小S作風大膽、反應快速,是節目的亮色。表面看,蔡康永只是穿著怪異,是陪襯的綠葉。

但熟悉節目的觀眾們知道,蔡康永是這對搭檔中的隱藏大boss。《康熙來了》每集的開場、收尾都由他來完成,他給小S留出足夠空間耍寶,在小S放飛自我時,他又會出來大叫“徐熙娣!”,讓小S見好就收,接著推進節目流程。

一莊一諧的“康熙”搭檔。圖/圖蟲

一莊一諧的“康熙”搭檔。圖/圖蟲

面對來賓,蔡康永有更多主動思考。“我主持節目時,常問非常無知的問題。一方面是對很多事我真的無知,另一方面來賓輕易解答了我的困惑,會感覺他幫助了可憐的我,接下來會懷著慈悲的心,對我很和氣。”

蔡康永說,提供給別人日行一善的機會,是讓別人愿意跟你相處、不露痕跡的神功。

而相對于小S的直接、辛辣,蔡康永更懂得用迂回戰術“進攻”。他認為,來賓來到一個節目一定有所準備,主持人再怎么進攻,來賓都會有所防范,這就是一場搏斗。節目暗潮洶涌、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才好看。

“我在節目里對來賓的態度表面上很禮貌,私底下一直在找麻煩。”當他從來賓眼中看到一抹絕望的神色,會給來賓一個“過5分鐘再來找你”的眼神。他會不斷循環問同樣的問題,直到問到答案。

《康熙來了》中,蔡康永盡量掩蓋攻擊性,用教養和情商,溫柔地向來賓遞來一把刀子。“我們做訪談時,常常在扮演談話的探險者。我們的工作就是交淺言深,就是邁開大步在地雷區中奔竄,看看引發地雷時誰被炸到。這是觀眾看我們的原因,但這是表演,不是現實世界。”

下了自己的節目,蔡康永有絕對的自省能力,迅速丟掉主持人的身份。

作為導師參與《奇葩說》時,蔡康永更像是個乖小孩。在臨時起意,要與選手對話或發表觀點時,他往往會先問主持人馬東一句“我可以……嗎?”

他知道,自己這時不是控場的主角,要收斂鋒芒。講出睿智觀點時,他往往彬彬有禮、嚴守規則,《奇葩說》讓他又圈了一批年輕粉絲。

放下優越感

“他是個有沙發人格的人,能把你裝進去,卻看不出他在壓抑自己的痕跡。人家就真的活得這么舒服,我很喜歡。”李誕在與許知遠對談時,這樣評價蔡康永。

最讓李誕佩服的是,蔡康永能放下本有資格釋放的優越感。“他的生長環境、知識儲備和事業上的成功,還有他的智力、腦子,完全有資格對周圍的人、對這個世界有優越感。但是在綜藝節目上,他并沒有利用這些優勢去在氣勢上給人壓迫感。”

《奇葩說》中蔡康永展現了睿智有禮的一面。

出生在富裕的老派世家,蔡康永從小參與長輩們應酬的場合,善于察言觀色的天賦,一點一滴形成。

小時候,爸爸請客吃飯經常帶上他,點菜時爸爸總會跟小孩們解釋兩句:“這家的蹄筋都是皮,不要點”“六個客人吃這條魚太大了”……

爸爸講的笑話,90%是在請客的飯桌上講的。私下里跟家人相處時,蔡康永爸爸的話非常少。主人要逗客人開心這件事,蔡康永也就覺得理所當然。他剛開始工作后,上過一些電視節目,遇到一些主持人,把來賓搞得非常緊張,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忍不住想:他們的爸爸,沒有在他們面前,常常表演逗客人開心的本事吧。

蔡康永的家庭雖然老派,卻是相對開明的。

他大學畢業時,爸爸說:“你一定要念一個碩士學位。”蔡康永沒問為什么,爸爸對他的要求非常少,所以一旦他開口,他都很上道地照單全收。

收到爸爸對學位的指示后,蔡康永開出了自己的條件——“我只念我想念的東西喔”。

蔡康永想念的舞臺劇專業,對于當時一般的父母來說,似乎有點怪。但爸爸不是一般的家長。從小到大,爸爸從沒問過蔡康永:“這有什么用?”長大后,蔡康永越來越常被別人問“這有什么用”,才忽然領悟,很多人是伴隨著這個問題長大的。

一直到,反復確認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沒什么用”時,蔡康永才覺得自己運氣真好。

表面溫柔,內心冷峻

《康熙來了》中,助理主持人陳漢典最愛模仿蔡康永哈哈大笑的樣子;《奇葩說》中,蔡康永也是貢獻最多“哈哈哈哈哈”表情包的一位導師。

蔡康永的作品非常受讀者歡迎。圖/受訪者提供

蔡康永的作品非常受讀者歡迎。圖/受訪者提供

觀眾在鏡頭前看到蔡康永的童心、幽默,折服于他的教養、學識,把他視為一個絕對溫柔的人。但馬東并不這么看。

“他的情商高,不體現在他迎合你,他內心是冷峻的、疏離的。”馬東在與蔡康永私下交往中發現,溫柔其實只是蔡康永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在溫柔底下,是蔡康永講原則、通世故的冷峻堅持。

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兩難情況:朋友買的衣服不合身,要不要昧著良心說好看?老板在朋友圈發的文章,要不要昧著良心說有道理?平常人都會糾結許久,但對蔡康永而言,完全不是問題。他往往會給對方好聽的答案,但他認為這和良心沒有關系,不要把良心耗在這么表面的事情上。

這種冷峻在采訪中也比比皆是。蔡康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會說話”“懂幽默”“體貼人”這三個對他常見的評價,“體貼人”是非常不像他的。他微笑著說:“我只體貼我想體貼的人,剩下的人我并不會關注太多。”

他還鼓勵大家做“冷淡”的人,不要被溫暖綁架。“我看到很多面面俱到的人,回到家都已經累到沒有力氣去追求自己真正有熱情的事,我覺得那特別可惜。所以,我鼓勵大家,你可以對他人有教養、有禮貌,可是不必那么有熱情,要把熱情留給你真正在乎的人。”

在思考人生時,許多人只有兩種選擇:做自己,容易被人看成情商低,任性、自我;而想要受歡迎,就要委屈自己、壓抑自己。

蔡康永有自己的活法。他強調不要遷就,不要讓一堆無聊的人占據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的座位,一定要把這些座位空出來給你真正需要的人。“情商就是要自說自話,最重要的是自得其樂,不要再讓別人瞎整我們,要整也是我們自己整自己。”

在回答難題“如果領導犯了錯誤,怎樣跟他做溝通”時,他說:“在發表任何意見前,都把這個意見講成是對方的意見就行了。想要告訴領導不同的想法,你的說法一定是‘領導,像你這么聰明的人也知道,這件事情一定是這樣子’。領導就會說‘嗯?’,接下來你告訴他事情的真相,他就會說‘就是這樣想的’。”

糾正一個人的錯誤,可以把對的東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塞到他的腦子里,讓他用嘴巴說出你想要的話。這是蔡康永的解題思路。

標簽: 林志玲 周杰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