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研究評8月CPI和PPI數據:通脹步入回升通道,但低通脹格局未變
文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
伍超明李沫
(資料圖)
核心觀點
一、食品漲幅弱于歷史同期水平,非食品是CPI轉正主因。食品方面,豬肉帶動食品價格環比上漲,但果蔬供給充足致其漲幅弱于歷史同期水平。其中,豬肉價格環比由持平轉為上漲11.4%,對CPI同比的負向拖累作用減弱0.13個百分點;受供給充足影響,鮮菜價格環比大幅低于歷史同期均值、鮮果價格環比延續下跌,兩者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回落0.11個百分點。非食品方面,暑期出行需求繼續支撐服務漲價,加上油價拖累作用大幅減弱,非食品貢獻了本月CPI同比的全部增幅。但核心CPI繼續位于“零”時代,反映出國內需求不足問題仍較為突出。
二、預計9月CPI提高至0.2%左右,年底有望達到約1%。一是預計9月食品環比漲幅有所收窄;二是未來豬肉價格受假期需求支撐仍存在一定上漲空間,但受去年基數走高影響,其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或繼續為負;三是預計服務業恢復和油價拖累減弱將對非食品價格形成支撐,但回升斜率或仍偏緩;四是9月CPI翹尾因素較8月回落0.3個百分點。
三、低基數效應和國內外因素支撐PPI降幅繼續收窄。8 ? ? ? ? 月PPI同比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至-3.0%,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國內需求恢復、翹尾因素拖累繼續減弱均是主要貢獻因素。分行業看,上游原油鏈、有色鏈、黑色鏈行業價格上漲明顯,國內外因素均對其形成一定支撐;服裝服飾、計算機通信電子等中下游行業價格多數回落,反映出國內需求恢復對終端產品價格的支撐仍弱。
四、預計9月PPI降幅將繼續收窄至-2.4%左右,年內數月仍為負增長。一是9 ? ? ? ? 月份PPI翹尾因素較8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對PPI增速的影響趨于減弱;二是預計短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或繼續在高位震蕩,對PPI新漲價因素形成一定支撐;三是基建投資需求釋放將對國內工業品價格形成支撐,但回升動力仍面臨地產低迷的制約。
五、總結:受系列刺激政策逐步顯效和需求提升影響,未來數月國內通脹將步入回升通道,但上行幅度仍面臨需求不足的鉗制,預計年底CPI有望達到約1%,PPI全年負增長格局不變。
正文
事件:2023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0.1%,較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2%,同比下降3.0%,降幅較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
一、食品漲幅弱于季節性,非食品是CPI轉正主因,預計9月CPI約增長0.2%
豬肉帶動食品價格環比上漲,但供給充足致其弱于季節性。8月食品價格環比由下跌1.0%轉為上漲0.5%,但低于2001-22年同期均值0.8個百分點,同比降幅持平于上月的-1.7%,影響CPI下降約0.31個百分點(見圖1),對CPI的拉動作用整體平穩。其中,受極端天氣沖擊供給、養殖戶壓欄惜售以及中央收儲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環比由持平轉為上漲11.4%,同比降幅收窄8.1個百分點至17.9%,對CPI同比的負向拖累作用較上月收窄0.13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環比由下跌-1.9%轉為上漲0.2%,但低于2008-22年同期均值6.0個百分點,受此影響,其同比價格跌幅擴大1.8個百分點至-3.3%,對CPI同比的負向拖累作用擴大0.04個百分點;受供給充足影響,鮮果價格環比繼續下跌,同比漲幅收窄3.7個百分點至1.3%,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較上月回落0.07個百分點;其他主要食品價格環比漲跌互現,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變化較小(見圖2-3)。
服務和能源推升非食品價格,是本月CPI回升的主要貢獻力量。8月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長05%,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見圖4),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較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見圖1),是本月CPI回升的主要推動力量。非食品價格增速回升,主要源于服務業價格回升和油價拖累作用大幅減弱:一是暑期需求繼續支撐服務價格回升。具體看,8月份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3%,為2022年2月份以來新高,對食品價格形成支撐;二是受去年同期基數走低和國際油價上漲影響,8月份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降幅收窄8.7個百分點至4.5%,對非食品價格的拖累作用明顯減弱;三是受國內居民就業-收入-消費循環不暢影響,扣除能源的工業品價格延續低迷,如CPI家用器具同比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至-2%。
核心CPI繼續處于“零”時代,年內有望逐步回升到“1”時代。8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長0.8%,持平于上月(見圖5),繼續處于“零”時代,反映出國內需求不足矛盾較為突出。往后看,隨著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和消費場景的進一步放開,以及年內三四季度消費、旅游旺季的到來,未來服務業和居民消費將繼續恢復,核心CPI企穩回升是大概率事件,但消費潛能釋放仍面臨“就業-收入-消費”循環恢復偏慢的制約,修復速度不宜高估,預計年內核心CPI將逐步回升到“1”時代。
預計9月CPI同比增長0.2%左右。一是預計9月份食品環比漲幅有所收窄。根據農業部數據,截止到9月8日,28種重點監測蔬菜、7種重點監測水果、豬肉價格環比增速分別為4.4%、-4.0%、0.3%,鮮菜價格環比漲幅擴大,水果價格降幅收窄,但豬肉價格漲幅大幅收斂,預計9月份食品環比漲幅有所收窄。二是預計假期需求支撐下,豬肉價格仍存一定上漲空間,但受去年基數大幅抬升影響,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豬肉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繼續為負;三是服務業需求恢復、國際能源價格上行以及去年能源價格高基數效應逐漸消退,均對非食品價格形成向上支撐,但居民消費需求恢復仍在途中,預計非食品價格回升幅度不宜高估;四是9月份CPI翹尾因素較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見圖6)。
二、基數效應和國內外因素支撐PPI降幅繼續收窄,預計9月PPI增長-2.4%左右
受國內需求恢復、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以及翹尾因素拖累繼續減弱影響,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0%,降幅較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分別同比下降3.7%和0.2%,降幅分別較上月收窄18和0.2個百分點。從環比看,生產資料環比由下跌0.4%轉為上漲0.3%,生活資料環比漲幅收窄0.2個百分點至0.1%,生產資料是PPI同比降幅收窄、環比轉正的主要原因。生產資料中,采掘工業和原材料工業價格環比轉正,加工工業降幅收窄,環比增速呈現出原材料工業>采掘工業>加工工業的特征,國內外因素共同提振下,上游行業價格呈現明顯回升趨勢;生活資料中,除食品價格環比上漲外,衣著、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費品價格環比均錄得負增長,顯示出受需求不足影響,下游終端產品上漲動能不足(見圖8)。
從行業看,國內外因素共同支撐上游行業價格上漲,但中下游需求仍偏弱。一是受國際原油價格上行影響,國內原油鏈行業價格環比漲幅靠前,是PPI環比轉正的主要支撐。如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加工業等行業價格環比上漲較多。二是受國內基建施工加快影響,有色金屬采選業、黑色金屬采選業、有色金屬加工和壓延業等行業價格也上漲較多。三是受國內需求不足影響,中下游行業價格環比增速多數回落,對PPI增速的支撐作用偏弱。
預計9月份PPI增長-2.4%左右。一是9月份PPI翹尾因素較8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見圖10);二是預計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面臨需求韌性超預期、供給持續偏緊的局面,短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在高位震蕩,其對PPI新漲價因素或存在一定支撐;三是基建投資需求釋放將對國內工業品價格形成支撐,但受房地產市場低迷拖累,國內定價上游工業品回升動力或仍偏弱。
三、預計未來PPI和CPI負剪刀差將繼續收窄,對工業企業利潤的拖累作用減弱
PPI和CPI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業企業盈利空間的變化。PPI和CPI剪刀差的擴大,通常意味著企業利潤和經濟動能的持續修復,反之則相反(見圖11-12)。疫后本輪PPI和CPI剪刀差經歷了擴大-收窄的過程,擴大階段主要是由上游原材料漲價驅動的,結構性特征顯著,不是全面性漲價,對應的下降階段主要是由高基數主導,國內需求恢復帶動的價格上漲尚不明顯。在國內需求恢復偏弱的情況下,中下游行業轉移成本能力依然較弱,導致上游原材料上漲對中下游利潤的擠占作用偏強,進而壓制中下游企業投資擴產意愿,不利于國內經濟動能的恢復。
8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由上月-4.1%收窄至-3.1%,兩者剪刀差連續兩個月收窄。預計未來CPI和PPI都將見底回升,但PPI受翹尾因素影響回升相對更快,兩者負剪刀差將繼續呈現收窄態勢,對工業企業利潤的拖累作用或有所減弱。
標簽: